欧盟 RASFF 通报 3 例宠物食品沙门氏菌超标,中国出口企业需警惕
近日,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(RASFF)发布了近10天的通报数据,其中涉及3例宠物食品沙门氏菌超标的案例,引发行业关注。这些通报案例均与中国出口企业相关,提醒相关企业需加强质量管控,避免因卫生问题导致贸易损失。
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,可引发动物和人类的肠胃疾病。宠物食品若被污染,不仅危害宠物健康,还可能通过接触传播给人类。欧盟对宠物食品的卫生标准极为严格,此次通报再次凸显了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监管压力。
RASFF通报数据汇总(近10天)
通报日期 | 产品类型 | 原产国 | 通报国家 | 风险类型 | 处理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3-11-05 | 狗粮(冻干) | 中国 | 德国 | 沙门氏菌超标 | 市场召回 |
2023-11-08 | 猫粮(颗粒) | 中国 | 法国 | 沙门氏菌超标 | 口岸拒入 |
2023-11-12 | 宠物零食(鸡肉条) | 中国 | 荷兰 | 沙门氏菌超标 | 销毁 |
问题分析与应对建议
从通报数据可以看出,沙门氏菌污染问题集中在冻干、颗粒和零食类宠物食品中。这些产品的原料(如肉类、禽类)若加工或储存不当,极易滋生细菌。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建议:
1. 原料污染:部分企业可能未对原料进行严格检测。建议加强供应商审核,并增加原料入厂时的微生物检测。
2. 生产环节卫生不达标:加工设备消毒不彻底或人员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二次污染。企业需完善HACCP体系,定期培训员工。
3. 运输存储条件不足: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细菌繁殖。出口产品应确保冷链运输,并明确标注存储条件。
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
此次通报可能对国内宠物食品出口造成短期负面影响。欧盟是中国宠物食品的重要市场,2022年出口额超过5亿欧元。若类似事件频发,可能引发更严格的准入限制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近期全球宠物食品安全监管呈现以下趋势:
国家/地区 | 新规动态 | 生效时间 |
---|---|---|
欧盟 | 修订宠物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 | 2024年Q1 |
美国 | 要求提供沙门氏菌检测报告 | 2023年12月 |
东南亚 | 试点宠物食品进口电子认证 | 2024年试点 |
企业行动指南
为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监管,中国出口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:
1.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:定期监测RASFF、FDA等国际通报系统,提前预警风险。
2. 升级检测能力:配备PCR检测仪等设备,将沙门氏菌检测纳入每批次必检项目。
3. 申请国际认证:通过欧盟FAMI-QS、美国FDA注册等认证,提升产品可信度。
4. 加强供应链追溯: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原料来源、生产批次和物流信息。
当前,宠物食品出口竞争日趋激烈,只有将食品安全置于首位,才能在国际市场赢得长期发展空间。相关企业应以此为契机,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