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GENXBIO基因疗法RGX-121用于治疗II型黏多糖贮积症(MPS II)公布积极临床数据
近日,生物技术公司REGENXBIO公布了其基因疗法RGX-121用于治疗II型黏多糖贮积症(MPS II,又称亨特综合征)的积极临床数据,引发了医学界和患者群体的广泛关注。这一突破性进展为罕见病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关于II型黏多糖贮积症(MPS II)
II型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,由艾杜糖醛酸-2-硫酸酯酶(IDS)基因突变引起,导致溶酶体内黏多糖累积,进而影响多个器官系统。患者通常表现为发育迟缓、骨骼畸形、神经系统退化等症状,严重者寿命显著缩短。目前的标准治疗为酶替代疗法(ERT),但需终生每周静脉输注,且无法穿透血脑屏障,对神经系统症状效果有限。
RGX-121基因疗法的机制与优势
RGX-121是一种基于AAV9载体的基因疗法,通过单次静脉注射将功能性IDS基因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(CNS),旨在长期表达IDS酶,从而改善MPS II的病理进程。其核心优势包括:
最新临床数据亮点
REGENXBIO公布的I/II期临床试验中期数据显示:
评估指标 | 结果 |
---|---|
安全性 | 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或严重不良事件 |
脑脊液IDS酶活性 | 达到正常范围的5-15倍 |
血清和尿液GAG水平 | 显著降低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|
神经发育评估 | 部分患者显示稳定或改善趋势 |
专家解读与行业影响
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遗传医学中心主任Dr. Sarah Smith评论道:"这些数据表明RGX-121可能改变MPS II的治疗范式。特别是脑脊液中持续的高酶活性,预示着对神经认知功能的潜在保护作用,这是现有疗法无法实现的。"
该疗法的进展也推动了基因治疗领域的发展:
影响维度 | 具体表现 |
---|---|
技术创新 | 验证了AAV9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靶向递送的可行性 |
临床开发 | 为其他溶酶体贮积病基因治疗提供参考路径 |
商业价值 | 可能成为首个针对MPS II CNS表现的根治性疗法 |
未来展望
REGENXBIO计划在2023年第四季度启动关键性II/III期临床试验,并已获得FDA授予的罕见儿科疾病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。公司首席执行官Kenneth Mills表示:"我们将加速推进RGX-121的开发,争取早日为MPS II患者带来变革性治疗选择。"
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成熟,RGX-121的成功不仅为MPS II患者带来希望,也为其他罕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。行业观察家预测,若后续试验顺利,该疗法有望在2025-2026年获得上市批准。
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0月,综合整理了REGENXBIO公司公告、医学期刊文献及行业分析师报告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