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 "买卖不破租赁" 纠纷调解:买家起诉卖家隐瞒长期租约
近日,上海一起因房产交易中隐瞒长期租约引发的纠纷引发广泛关注。买家因卖家未如实告知房屋存在长期租赁合同,导致无法正常入住,遂将卖家告上法庭。此案涉及《民法典》中"买卖不破租赁"原则的适用,成为近期法律界和房产市场的热点话题。
一、案件背景
2023年5月,上海市民张先生以620万元的价格购入徐汇区一套二手房。交易完成后,张先生发现房屋内仍有租客居住,且租约还剩8年。卖家王女士在交易过程中从未提及此事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七百二十五条规定:"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,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。"即"买卖不破租赁"原则。
项目 | 详情 |
---|---|
案件发生地 | 上海市徐汇区 |
交易金额 | 620万元 |
剩余租期 | 8年 |
起诉时间 | 2023年6月 |
争议焦点 | 卖家是否故意隐瞒长期租约 |
二、各方观点
1. 买家主张:卖家在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存在长期租赁的事实,属于欺诈行为,要求解除合同或赔偿损失。
2. 卖家辩称:租赁合同已在物业备案,买家未尽合理审查义务,应自行承担部分责任。
3. 法律专家: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若卖家确实故意隐瞒重要事实,可能构成欺诈;但同时,买家也负有审慎审查的义务。
相关法律规定 | 内容摘要 |
---|---|
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八条 | 一方以欺诈手段,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,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。 |
《民法典》第七百二十五条 | 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,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。 |
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》第五十四条 | 房屋租赁,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,并向房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。 |
三、类似案件数据分析
近年来,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,"买卖不破租赁"纠纷呈上升趋势。以下是近三年上海市部分法院受理的类似案件统计:
年份 | 案件数量 | 调解成功率 | 平均赔偿金额 |
---|---|---|---|
2021 | 87件 | 65% | 28.5万元 |
2022 | 112件 | 58% | 32.1万元 |
2023上半年 | 73件 | 62% | 35.7万元 |
四、风险防范建议
1. 买家注意事项:
• 交易前务必实地查看房屋现状
• 查询物业登记和租赁备案信息
•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房屋交付状态
• 可要求卖家出具无租约声明
2. 卖家注意事项:
• 如实披露房屋租赁状况
• 提前与租客协商解约事宜
• 保存相关沟通记录
•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租赁情况
五、案件最新进展
据徐汇区人民法院透露,本案目前正在调解阶段。主审法官表示,将依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综合考虑双方过错程度、实际损失等因素作出公正裁决。业内专家预测,此类案件通常以经济赔偿方式结案,完全解除合同的难度较大。
此案再次提醒房产交易各方:诚信履约是基本原则,充分信息披露是避免纠纷的关键。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,都应提高法律意识,完善交易流程,防范类似风险。
随着"买卖不破租赁"原则的普及,预计未来此类纠纷将呈现"数量上升但调解成功率提高"的趋势。法律界人士建议,相关部门可考虑建立更完善的房屋租赁信息披露机制,从源头上减少纠纷发生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